在周口市川汇区工农路南段,于繁华闹市坐落着一独具魅力的国家三级博物馆——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。3月2日、3日,约800名周口报业小记者分8场走进华威民俗博物苑,了解农耕历史变迁,感受民俗文化魅力。
活动第一天,乍暖还寒,小雨濛濛,但丝毫没有影响小记者们对本次活动的热情,小记者和家长们陆续到达现场,在讲解员介绍完注意事项后,小记者们开始了参观之旅。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小记者首先参观了农耕(民俗)文化馆。馆内陈列裴李岗文化石磨盘、石斧、石犁、耙、耧、机械水车、锄、太平车、木榨机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农耕物件及生活用具2000余件。
小记者们专注地边听、边看、边记录、还不时地发出提问。在讲解员说到古人用这些工具进行劳作时,小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背诵起《悯农》。在农耕(民俗)文化馆的展厅里,小记者们对这个他们从未感受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兴趣,以探寻的目光感知着祖辈们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,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。
接下来小记者们又参观了艺术馆、百狮园、古建筑构件、古床馆。在参观过程中,小记者们还不忘本职“工作”,在对讲解员的采访中,小记者们还了解到门当、拴马桩、古床等古代建筑构件的作用和人文价值,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低头在本子上记下关键信息。
在古床馆,小记者们和讲解员不断对话古今,了解了古代富庶人家嫁女儿做拔步床做嫁妆,知道了以前的伴娘必须是婚姻幸福的女子。
小记者王悠然说:"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和知识,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,要把这次参观活动写成作文投稿"。陪同小记者们参加活动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,参观华威民俗博物苑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代民众的信仰、生活、艺术创作等全方面的文化和民俗,这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。
同样,博物苑讲解员向参观每场活动的小记者们讲解并示范《礼记.玉藻》——九容(足容重,手容恭,目容端...),既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增强了活动的纪律性。每场活动结束,周口市政协委员、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副馆长杜超都会乐意接受小记者们的集中采访,并耐心地一一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。